2024-11-24
上海建工获15家机构调研:公司业务90%集中于长三角、华南地区本轮政府化债工作主要针对中西部地区有利于公司在中西部项目的回款(附调研问答)
分享到:

  答:在市场化竞争过程中■◆,上海建工的优势可以总结为以下几点: 一★◆◆,公司在核心领域具备与建筑央企同等的资质水平,具备竞争的技术、工程经验; 二,公司是上海城市建设的主力军,得益于上海建筑市场的前沿性、先进性,在特定领域具备先发优势★★★◆■,积累了大量技术★◆◆、工程经验,得以向外省市传播拓展,获得了业主方的认可与好评。 三,公司在数十年的城市建设过程中,与业主方建立了深厚的商业友谊及信任基础,贡献了大量EPC综合方案,涵盖建筑全生命周期管理,满足业主方设计规划◆◆★■◆、工程实施■■、更新维护等多方面需求,并持续巩固、提升战略伙伴关系; 四■★,长三角地区地质条件不同于内陆地区,软土层高含水区域的设计、施工业务,存在一定的技术◆◆★■■、工程实施经验壁垒★■◆◆,公司在这些领域的经验★■、技术更加丰富,更具竞争优势■◆★★■。

  答★■★★◆◆:整体来看,经营性现金流的改善既得益于外部环境稳中向好,也是自身“提质增效”举措的成果。2023年,公司全年经营性现金流净额同比提升134.2%,得益于以下措施◆■◆: 其一,加强合同管理◆■◆★,持续完善结算相关条款◆■★■◆,确保合同条款清晰可操作,减少后期结算纠纷; 其二,加强内控管理,建立健全结算制度★★◆、流程,明确各环节责任人和执行标准; 其三,完善项目管理、财务管理系统建设,加强成本控制,提升项目现场信息化管理水平,提升结算效率和准确性◆★★◆; 其四,建立健全风险管理体系,识别评估结算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风险,制定应对策略。

  答:2023年位列ENR全球最大250家工程承包商第8位,《财富》世界500强第351位◆■★■。 2023全年实现营业收入3046亿元,同比增长6■■◆◆★.5%;实现利润总额30亿元,同比增长30◆◆.0%,规模效益稳健增长,效益增速高于规模增速■★◆■; 2023年六大新兴业务稳步增长◆■,全年新签订单955亿元,占集团新签合同金额22%★★,在建合同两位数增长,新兴“增长极★★”作用显现■◆。 2024第一季度,生产经营稳中有进、回升向好■◆■■,新签合同1153亿元,营业收入747亿元、净利润2★■★.9亿元,均实现10%以上同比增长,为全年工作奠定良好开局。

  问:关于钍基核能项目,当初公司基于什么方面的考量参与建设,自身在该领域有何优势◆★■?

  答★■★:业主、总包和专业分包间存在结算周期差,公司应付款主要是工程施工项目对专业分包已完工未支付的工程款项和未支付的原材料款项,金额较大反映出较强的占款能力。

  答:公司业务90%集中于长三角★■◆★、华南地区,本轮政府化债工作主要针对中西部地区,有利于公司在中西部项目的回款★■◆◆。

  答:该个人投资者应是出于自身投资策略选择了对公司股票的投资,与公司及控股股东不存在关联关系。上海建工欢迎各类投资者关注、投资公司股票;

  问★★:近几年上海市场竞争愈发激烈,在与其他央国企的竞争中,公司的优势是什么?

  答:从最新获悉的政策信息来看,短期内将有望提升地产开发商的存货去化节奏。政策有利于降低购房者置业成本,推动地产市场企稳回升。 长期来看,长三角地区地产政策调整■◆,导致潜在购房者资格门槛减低■◆,范围扩大,有利于购房人群导入;开发商销售节奏的加快,有利于改善其现金流,降低公司设计咨询★★■、建筑施工等业务的应收账款风险。

  上海建工600170)5月22日发布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公司于2024年5月22日接受15家机构调研■■◆★,机构类型为QFII、保险公司★■★■、其他◆■◆◆、基金公司、海外机构、证券公司、阳光私募机构■★◆★★◆。 投资者关系活动主要内容介绍:

  答:目前公司减值损失中★★,主要是应收账款坏账准备★◆■■、存货跌价、合同资产减值损失等,单项占比最高的是出险地产企业的应收账款减值以及历史在手地产开发项目存货减值◆★◆★★。截止2023年末◆◆★★,这两类资产已计提了较高比例减值■■,如果没有异常的负面因素影响,今明两年新计减值比例及规模有望下降。

  答◆★★:公司在大科学装置建设安装领域具有丰富的经验,与中科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保持长期良好的战略合作,参与了钍基熔盐堆仿真堆、上海光源等重大科学装置建设项目。在长期合作中★★,双方保持紧密合作◆★◆,在钍基核能项目上形成了深度业务绑定。 公司在核能建设中持续发挥专业优势,包括不限于特种防辐射建材制备、核堆精细化安装调试等◆◆。 核能项目作为新基建领域代表性工程■★,是公司实现高质量转型发展的重要抓手。公司目前正在加强相关领域技术储备★■、资质储备,继续推进后续更大功率堆型建设的联合研发工作◆★。

  答:2024年将力争实现新签订单收入5000亿元。分板块来看,建筑施工业务得益于合同履约管理的持续加强,2024年整体毛利率有望提升;设计咨询业务毛利率与业务结构相关,市政设计类业务比重的提升有利于该板块毛利提升;建材工业业务毛利受成本影响、市场需求波动等因素影响,存在一定不确定性★◆;房产开发业务受制于存货影响,整体毛利水平不高■★★◆,但随着新项目比重的提升◆■★,有望修复该板块毛利;城市建设投资业务毛利与投资标的实际运营情况相关,预计未来两年毛利将维持稳定水平。